close

文/邱亞倫(內湖好山好水促進會)

  最近關心環保的部分人士提到保護區是不是可以變更的問題,並且進一步希望慈濟在內湖園區的基地不要進行建設,我們身為內湖好山好水促進會的成員,對於慈濟選定內湖做為社會福利及國際志工園區表示一些看法。

  其實以法令及社會整體平衡發展的角度來看,保護區並非不能開發,上次在北市的都審會裏面有關單位已經提出具體報告,近年台北市已有五十多件合法保護區變更開發案,包括慈濟在申請的八年期間,已有將近好幾個保護區申請變更通過。2004年間,包括文化大學、陽明大學、光武技術學院等幾所學校的臨近保護區土地為文教區或學校用地,至於其他變更保護區為公共建設的案例也不乏少見。但反觀慈濟的建設案,十年下來還擱在市政府,其他變更案不只開發山坡地,容積甚且有達到240%,但慈濟只在平地建設,容積建設140%,卻依然碰到阻礙。這樣的情況還說如果慈濟過了,其它保護變更案將如洪水猛獸一一過關。平心而論,如果其他的保護區變更案能如慈濟建設案的嚴謹、詳實、甚至冗長,那「慈濟標準」正是其他保護區變更案要通過的依循標準。

  慈濟作為一個公益團體,他們對環境及各方面的專業評估應該被理性及做專業性的考慮,而不應被某些那些所謂懂環保的人士拿來做為他們對抗政府政策的工具及犧牲品,藉由批判負盛名的慈濟,增加能見度,或拿一向與人為善的慈濟大作文章,作為當眾烹宰的羔羊!

  我們當時反對市政府東湖聯外道路開鑿,因為要挖山,整體山脈水系被破壞,其經濟價值甚低,且多數的內湖人都反對。但是政府還是挖了。諷刺的是,整座山的一大部分是慈濟買下來作為山林保護,不開發,但政府卻把慈濟買的山給挖了,而今天卻遲遲不通過慈濟在平地部份的建設,難道說政府可以開山,卻不讓百姓建設平地?這雙重標準豈能讓內湖人心服?我們必須講句公道話,某些所謂懂環保、關心環保的人士,捨彼批此,嚴以對慈濟,寬以對政府及財團,其用心公正乎?

  大湖區環境的現狀是很糟的,東湖聯外道路開鑿,捷運從湖的上方穿過,四周大型住宅林立,這裡是不可能如那些用文字提倡環保的環保人士所言,恢復自然次序。自然已經不可能回復五十年前的內湖。我們是內湖人,許多朋友皆已數代居住內湖,我們記憶中的舊內湖和今天的內湖當然不同。內湖的開發是歷史的事實,全然恢復五十年前的內湖景像是烏托邦,難道你能要東湖聯外不開鑿、捷運撤出、讓大湖山莊遷居?或進一步讓多數的內湖人都遷出內湖,好恢復我們小時候的真正「內湖」?內湖已經是今天這樣了,但是我們依然珍惜內湖的好山好水。重點不在於開發,而是如何兼顧環境生態維護。慈濟進入內湖有助於改善目前大湖里紊亂的現狀。原本公車修理站留下的破壞,慈濟在購買之後極力在維護修補。慈濟規劃的整體人文及生態的建設平心而論我們是很認同。人文及自然的結合才是內湖應該依循之道。十一公頃的山慈濟是不開發的,平地的部份坡腳也因為我們的溝通有適當的移出距離。我們認同慈濟的建設其實保護了所謂的保護區,大湖里的現狀根本沒有被保護。我們也不認為政府的財政能力及行政魄力能做的比慈濟更徹底。我們也不認為任何一個財團能有慈濟的公信力,言其所行,行其所言。所以我們贊同慈濟在內湖的建設計畫。

  慈濟的各項工作,其實都是公益,他們的愛心及救濟工作不都是補充政府部門福利之不足嗎? 它幫政府照顧老百姓這麼多年,我們不應該裝做看不到。慈濟的信譽什麼時候低於政府?慈濟志工在台灣及全世界造福各類弱勢族群的成績有目共睹。內湖現在的基地慈濟除了救災平時為內湖的環保回收盡心盡力,那些環保志工用雙手、雙腳做環保,而不是用口在做。慈濟的環保場除了內湖之外,全台有四千多個回收點,數萬名慈濟志工長期默默為保護大地環境在付出,我們拿什麼基礎認為自己的環保道德標準高於慈濟,質疑慈濟忽視環境保護?

  反對的人究竟有沒有像我們一樣深入去了解慈濟的各項評估及市政府都發局的各種專業支持的意見?還是用意識形態硬套,硬把慈濟打成自相矛盾,不重視環境保護的慈善機構。有人說慈濟是在錯的地方作對的事,我們倒覺得批評的人是「講了對的事,但選錯了地方講。」破壞環境的財團及政府工程不勝枚舉,很少聽那些所謂懂環保的人士高分貝的發言。東湖聯外道路經濟價值少及對環境的衝擊那麼大,公部門說做就做,有意見的環保人士鮮少聽見其異議。如果那些所謂懂環保的人士真的很關心內湖,我們到希望他到內湖來和我們談一談,聽聽我們真正的了解及觀點。

  慈濟選擇內湖建設社福園區自有它的道理,這裡有暢通的聯外道路及高速公路,且靠近市中心,相信對台北市及台北縣的志工動員的確比較容易,一有災難可以立刻馳援,是很理想的救災中心。在納利風災發生時,慈濟內湖園區已經發揮作用,聽慈濟說當時做了幾十萬個便當給災民,就是從內湖園區出去的。這裡早已經是大台北地區的救災中心了。

  內湖科學園區成功的開發其淨產值是台北市最重要的稅收之一。慈濟國際志工中心及緊急救難中心的建立,為內湖帶來溫暖的人文情懷。讓科技及人文能結合一起,並將台北市進一步與國際社會的愛心相連結,這何嘗不是台灣之光及台灣人的榮耀。

  我們贊成慈濟所強調的自然人文不會永遠互相排斥,在這一塊慈濟園區裡設置生態園區,使內湖成為台北的後花園之一,這裡是市民及孩童分享愛心、付出社會的學習處所,也是台北市民休憩、瞭解自然小生態的合適場地。慈濟進入內湖建設社會福利人文是我們的期待,也是內湖人的榮幸。期望慈濟內湖園區建設成為台北最理想的人文與生態共融共榮的景觀示範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內湖居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