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http://www.coolloud.org.tw/node/10806
綠手指上的灰指甲(公視獨立特派員版本) from ganghead on Vimeo.
文章出處:http://www.coolloud.org.tw/node/10806
綠手指上的灰指甲(公視獨立特派員版本) from ganghead on Vimeo.
連署網頁: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0102608195900
慈濟位於內湖區成功路五段的土地,其土地使用分區上屬於「保護區」,實屬大湖地區的環境敏感地帶。十年來,慈濟不斷嘗試要將保護區變更為「社會福利專用特定區」進行開發使用。
1997年,慈濟將變更案送台北市都發局,遭都發局駁回;1998年,大湖里里民公投反對慈濟對保護區進行開發,並建議慈濟將該地規劃為水保公園。
本文是內湖居民羅智芳於民國87年投書中國時報的文章,內容是針對慈濟當時要變更保護區來做醫療園區的事表達意見。
證嚴法師創立的財團法人慈濟基金會,濟貧解困之志業眾所皆知,惟這次一再申請在台北內湖(大湖公園對面)興建醫療園區(醫院及志工大樓),因該地位於保護區,多為湖泊及山坡地,將阻礙防洪排水、破壞環境水土,而遭當地居民強烈反對,大湖里民大會並已決議在年底三合一選舉日(十二月五日)舉辦公投。
反對興建所持理由與事實如下:
一、水土防洪方面:
這個占地五公頃之醫療園區,位於汐止、萬里五指山系的水流行水區出口,自古即為上游集水區與下游基隆河之間的調節緩衝區,原為湖泊地早已列為保護區禁止開發。動此地腦筋的人,用土填平伺機變更使用區分。但賀伯、溫妮、瑞伯、芭比絲颱風一再顯示,此山系的水流與內湖、汐止、基隆河的水患有相當的關連性,因水患造成的傷亡損失歷歷在目。此地一旦水土被破壞,防洪功能、排水系統將嚴重失調,許多專家已表示此地土質鬆軟,又是三十度以上的順向坡,不適宜開發。如果開發,無論用何種技術方法,僅能減低水患災害的程度,卻無人敢保證絕對不會發生水患災害。
文/廖本全(台灣生態學會台北工作站主任)
文章出處:http://e-info.org.tw/node/16633
慈濟內湖基地保護區變更為社會福利特定專用區案,刻正送請台北市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專案小組審理中。本案涉及環境敏感地、台北市保護區政策、以及慈濟的社會形象與責任等問題,更攸關未來台北盆地維生生態系統的保全。
我曾數度與慈濟接觸、對話,呼籲並期盼慈濟扮演維護山坡地保護區的社會先鋒,而非瓦解維生生態體系的帶頭者。但發現,最大的問題所在,正是我意圖溝通、說服的「慈濟高層」;相反的,廣大的基層獻身志工,不僅對本案之問題不瞭解,甚而對反對本案的保育團體有強烈的誤解。我合理的推想,證嚴法師應該也是被蒙蔽者,否則,強調「敬天畏地、尊重自然」的慈濟,怎會迫切的推動此一「人定勝天」的變更、開發案。
2010/11/11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慈濟在北市內湖買了一塊地,將興建成為志工大樓,不過環保團體認為可能破壞原有的溼地生態,作家張曉風並為此特地投書媒體,以「給慈濟上人的公開 信」,柔性訴求不要蓋大樓,「放濕地一條生路」,但慈濟方面卻回應,開發不會危及生態和環境,反而助於生態的恢復,兩方預定今(11)日就此議題碰面。
2010/11/11 公視晚間新聞記者林靜梅邱福財台北報導
慈濟打算在台北市內湖區興建社福特定專用區,不過使用的土地位於保護區,必須先變更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