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10 【台灣立報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的保護區政策究竟為何?都市發展與人民安全孰輕孰重?台北內湖慈濟基地開發案將摧毀台北市的敏感保護區,將對當地造成極大傷害。
昨天議員徐佳青舉辦「慈濟內湖基地保護區開發案」記者會,針對台北市都委會將審議的土地變更提出質疑,希望台北市正視慈濟欲在此地蓋社福大樓的政策將使保護區面臨嚴厲挑戰。
2007/05/10 【台灣立報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的保護區政策究竟為何?都市發展與人民安全孰輕孰重?台北內湖慈濟基地開發案將摧毀台北市的敏感保護區,將對當地造成極大傷害。
昨天議員徐佳青舉辦「慈濟內湖基地保護區開發案」記者會,針對台北市都委會將審議的土地變更提出質疑,希望台北市正視慈濟欲在此地蓋社福大樓的政策將使保護區面臨嚴厲挑戰。
文/邱亞倫(內湖好山好水促進會)
最近關心環保的部分人士提到保護區是不是可以變更的問題,並且進一步希望慈濟在內湖園區的基地不要進行建設,我們身為內湖好山好水促進會的成員,對於慈濟選定內湖做為社會福利及國際志工園區表示一些看法。
其實以法令及社會整體平衡發展的角度來看,保護區並非不能開發,上次在北市的都審會裏面有關單位已經提出具體報告,近年台北市已有五十多件合法保護區變更開發案,包括慈濟在申請的八年期間,已有將近好幾個保護區申請變更通過。2004年間,包括文化大學、陽明大學、光武技術學院等幾所學校的臨近保護區土地為文教區或學校用地,至於其他變更保護區為公共建設的案例也不乏少見。但反觀慈濟的建設案,十年下來還擱在市政府,其他變更案不只開發山坡地,容積甚且有達到240%,但慈濟只在平地建設,容積建設140%,卻依然碰到阻礙。這樣的情況還說如果慈濟過了,其它保護變更案將如洪水猛獸一一過關。平心而論,如果其他的保護區變更案能如慈濟建設案的嚴謹、詳實、甚至冗長,那「慈濟標準」正是其他保護區變更案要通過的依循標準。
文章出處:小記者的隨想日記http://tw.myblog.yahoo.com/bettybluelin/article?mid=1163
2006-11-22
就在被牙醫凌遲的那個早上,其實我還是辛勤地在工作,ㄟ,輪到我了吧,竟然有獨家可跑,既是獨家,也是獨自一家。但是話又說回來,這個環保事件還沒 有造成山河變色,國破家亡,所以獨家的賣點似乎不大,也不會引起什麼關注的,更別提長官會重視,但是我們是不會妄自菲薄的,只要是值得關注的,我們就應該 盡份心力。
內湖的大湖公園周遭的土地,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被編入保護區,理由很簡單,這裡曾經是一片湖區,地質相當鬆軟,而且這裡地勢低漥,也是集水區,水流 匯集之處,但是人類處處開發,先在這裡填土,蓋了一條相當具有征服自然意象的「成功路」,把大湖一分為三,根據當地居民的說法,只留下現在的大湖公園的 湖,其他的湖就被回填成平地,而回填的土地,就成了成功路旁的樣子,現在慈濟所買下的土地。居民說,這裡淹水的問題還是嚴重,因為調節水量的大湖硬生生被 縮小,所以水無處可排,照片第三張就是居民指著五年前,納莉颱風淹水的時候,足足淹了這麼高...
2005年9月15日星期四 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陳璟民╱台北報導〕
佔地相當於七個足球場的慈濟內湖基地,九年來雖一直向台北市政府申請變更為「社會福利專用區」,卻因位在山坡地保護區,而被專家學者駁回,近來傳出市府高層傾向讓此案通過,熟悉內情的水利、地質和環保人士擔憂,該區先天條件完全不適合開發,且此例一開,後患無窮。
公告地價現值超過五億元、面積四萬六千多平方公尺的慈濟內湖基地,位於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五段大湖公園北側,被一座小山丘隔成南北兩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