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0
- Nov 10 Wed 2010 19:33
環保團體呼籲 慈濟莫為起樓房而破壞生態
- Nov 10 Wed 2010 19:31
內湖保護區內興土木? 環團籲慈濟莫造業
新頭殼newtalk 2010.11.10 楊宗興/台北報導
「以大愛為志業的慈濟,居然要在環境保護區內大興土木?」慈濟規劃在內湖興建4.6公頃的社會福利專用區引起環保團體不滿,由於11日就要在台北市都市計 畫審議委員會審查,環團憂心慈濟開發案將闖關成功,今(10)日上午前往慈濟台北分會陳情,希望慈濟莫再製造更多業障,在明日都委會審查前主動撤案。
慈濟於1996年向開發商購得內湖成功路五段附近16公頃的土地,這塊土地是內湖地區自古以來發揮滯洪功能的溜地,也是台北市政府編定的保護區。然而慈濟 明知是保護區卻依然向北市府申請變更,最早以醫療園區為名申請變更遭北市府駁回,2004年捲土重來申請變更為社會福利專區,目前尚在北市都委員審查,已 被排入明日都委會的討論議程中。
- Nov 10 Wed 2010 00:30
【新聞稿】慈濟志業切莫造業,保護環境回頭是岸
2010.11.10
慈濟基金會以資源回收等環保志業知名,卻被環保團體與專家學者強烈批評破壞環境,其內湖基地開發案將於十一日下午進行都市計畫變更審議。包括綠黨、荒野保護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聲援內湖居民各團體,十日上午在慈濟台北分會門前,要求慈濟撤回內湖基地的保護區變更地目申請案,並表達與證嚴法師商討此案的意願,呼籲切莫為了起樓房而破壞生態,不造業比消除業障更環保。
荒野保護協會保育部主任周東漢表示,慈濟的內湖基地因有潛在順向坡、回填湖區、谷地集水區、礦坑、斷層等不利的自然條件,屬於典型環境敏感地區與潛勢災害風險地帶,而被劃設為嚴格限制建築的保護區。不但不適合有大面積的開發,甚至應該試圖回復到原始的地貌,才能完整發揮保護區的功能。
- Oct 26 Tue 2010 19:17
內湖保護區解編 慈濟闖關再興爭議
- Oct 25 Mon 2010 19:27
慈濟內湖保護區開發案再審 專家憂釀災
2010/10/25【台灣立報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
慈濟內湖基地保護區開發案停滯3年後捲土重來,25日送進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查。事隔3年再送審,環保團體質疑,在都委 會委員換人,選舉前夕送案,是否有利益考量。對於台北市政府準備解禁保護區,綠黨召集人潘翰聲嚴正警告,沒有了保護區,人民將會遭遇更大的自然災害。
由於爭議過大且缺乏細部計畫,主席副市長林建元決議補建再審。只是保護區變更土地使用,讓慈善團體蓋大樓,是否違背了劃定保護的目的,區委會上,仍沒有具體回應。
20多年前,內湖大湖周遭土地被劃為保護區,當地地處低漥、地質破碎敏感,後來卻蓋了一條成功路,將大湖一分為三,將部分湖區回填土方。由於大湖原本是集水區,有調節水量、滯洪效果,但面積遭人為縮小,導致附近每逢大雨必淹水。
1996年慈濟買下成功路旁土地,原本打算蓋兒童醫院,後來遭駁回。慈濟未放棄開發決心,變更計畫、縮小面積後再次提案,打算在當地蓋一棟國際志工大樓,只是因為當地屬保護區,委員對保護區是否變更有疑慮,多次開會,仍無定論。
- Oct 25 Mon 2010 00:34
【新聞稿】保命保護區又將被開發,內湖未來大淹水不意外 搶救內湖保命保護區
2010.10.25
誰來停止挑戰台北市保護區?近來台北市政府用盡各種方法讓所有的違法「就地合法」,並美化其名叫做「輔導合法」。其中,即將於今日審查的慈濟內湖基地案,因東、西、北三側皆為潛在順向坡、加上回填湖區、谷地集水區、礦坑、斷層等不利的自然條
件,因此形成典型環境敏感地區與潛勢災害風險地帶,所以才被劃設為保護台北居民的保護區。然多年來保育團體努力反對本案變更,沈寂數年後,竟藉由本次選舉又重返戰場。
- Aug 09 Thu 2007 19:50
保護區濫建 慈濟踐踏環保
報導來源:2007/08/09 台灣壹週刊第324期
全 台各地擁有百萬信眾的「慈濟」,在證嚴法師宣導反開發、保護山河理念的同時,竟拿信眾捐款、砸下數十億元,在各地購買環境保護區蓋樓,其中位在北市內湖區 大湖公園北側的保護區,具有防洪、排水功能,儘管當地居民和環保團體反彈,慈濟仍不為所動。民眾擔心,颱風季節來臨,將再度引發水患。另外,本刊也調查發 現,慈濟位在基隆的保護區,竟是向證嚴的親信購買,而慈濟在各地的醫院、大學,還有多處社福專區,也多是購買便宜的保護區、農地及其他用地,再將土地做變 更使用,其中內湖保護區案審查過程中,還爆發都市計畫委員接到關說電話的情形。
內湖線行經看漲
不 但如此,開發基地還被劃入捷運內湖線的行經路段,甚至設有停靠站,慈濟也把這項附加價值列入保護區變更的都市計畫書裡頭,說是利用都市閒置土地,創造附加 價值並提升土地利用價值。但慈濟口中的閒置土地,卻是內湖地區的居民能否免於水患之苦的關鍵。值得憂心的是,有委員私下透露,許多建商都在等著看慈濟開發 案通過,因為他們所持有的保護區土地敏感度都沒慈濟高,未來若比照辦理,台北市的保護區可能面臨瓦解。慈濟對環境的破壞還不僅於此,根據本刊調查,慈濟為 了興建基隆分會,也購買了位在基隆市麥金段,安樂社區西側多筆保護區土地,該地因為坡度陡峭,被基隆市政府劃為水土保持保護區,但慈濟同樣是以社會福利專 用區的名目,提請變更,而市府竟也以「因應慈濟管理維護需要」為由,同意變更。
- May 19 Sat 2007 20:20
內湖開發案,慈濟爆關說惡行
爭議不斷的台北市內湖保護區慈濟開發案歷經十年、七次專案小組開會,今年5月11日又嘗試送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試圖 闖關,還爆出關說疑雲,會議中知名建築師、都委會委員姚仁喜意外爆料遭受慈濟基金會關說,他公開在會議中表示,會議前一晚接到自稱慈濟基金會人員的電話, 要他「能不發言就不要發言」,姚仁喜說,「我很吃驚,慈濟基金會是外界認為的模範生,希望不要再做這樣的事。」
這段震驚全場的正式發言,印證當天陳情民眾余鐘柳律師、溫炳源先生等人的指控:慈濟無所不用其極地動員會員、關說當地 里長、民代與都委會委員護航此開發案,甚至連第四權媒體高層也在慈濟關說下,對於該開發案睜隻眼閉隻眼,不僅對於關說疑雲隻字不提,對於開發案的嚴重性也 避重就輕,正如台灣生態學會教授廖本全所說,慈濟真是「人定勝天」集團!
由於慈濟案牽涉北市保護區開發政策鬆綁,以及市府是否圖利特定團體等疑慮,長年來備受外界矚目,財團法人慈濟基金會在 1997年向市府申請內湖4.6公頃保護區土地變更案,欲設置「慈濟內湖社會福利園區」,建蓋十層樓高、足以容納二千多人的國際志工大樓,總開發樓地板面 積高達四萬五千平方公尺!
- May 14 Mon 2007 20:33
保護區要蓋大樓 慈濟被批雙重標準
2007/05/14 中國時報劉添財/台北報導
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今日將審議爭議不斷的「慈濟內湖基地保護區變更為社福專用區」案,民進黨議員徐佳青昨日陪同環保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北市府暫緩審理本案,並全面進行保護區通盤檢討,同時研議與慈濟換地的可能性;慈濟代表則強調,慈濟內湖園區實際開發只有4.6公頃,仍有大面積土地設置成滯洪池,因此不會造成內湖地區淹水。
位於大湖公園旁的慈濟內湖園區占地11.7公頃,民國八十五年時以13億購買,屬保護區,不過慈濟規畫要建兒童醫院及國際志工大樓,因此向市府申請將保護區變更為社福專用區,但遭附近居民及環保團體的反對,後來慈濟修正計畫改為只設國際志工大樓,建築面積也改為4.6公頃,但還是遭居民反對,不過市府都審會已成立專案小組經過7次審查,預定今日送都審會審查。